在共享经济逐步从消费端向产业端延伸的背景下,一家扎根扬州的供应链企业正在尝试通过多产业协同的方式,探索资源高效流通的新路径。凤鸣(扬州)供应链有限公司通过搭建实体产业共享平台,连接生鲜配送、闲置资产盘活、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,为中小企业提供资源对接与协作支持。
从单一到多元:共享平台的实践升级
与早期共享经济多聚焦于某一细分领域的模式不同,凤鸣供应链选择了一条更为综合的路径。凤鸣供应链目前拥有24000平方米的自有数字化运营中心,并配备了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,支持多业务线的协同运行。
平台当前主要开展三类业务:
生鲜供应链服务:连接农产品产地与本地消费场景,提升流通效率;
闲置资源整合:盘活企业设备、场地、人力等闲置资源,提升资产利用率;
跨行业资源匹配:覆盖餐饮、旅游、养老等行业,推动供需双方精准对接。
“我们不是做传统意义上的‘买卖’,而是做资源的‘连接器’。”凤鸣供应链创始人朱毅表示,平台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源错配和协作成本高的问题。
模式创新:构建区域性资源网络
与纯线上平台的轻资产模式不同,凤鸣供应链采用了“线下采集+线上匹配”的双轨运营方式:
线下团队深入农贸市场、社区商户、产业园区,采集真实需求;
线上平台通过数字化工具,实现资源的多方调度与匹配。
目前,平台已在扬州本地建立起覆盖多个行业的资源网络,逐步形成了区域性服务能力。“不是所有资源都适合跨区域流通。”朱毅解释道,“比如生鲜配送讲究时效,养老服务依赖本地人力,这些都需要更贴近区域的运营模式。”
文化驱动:将“天下为公”融入日常运营
“大道之行,天下为公”,这一理念也被转化为企业的三项基本运营原则:
开放接入:不设行业门槛,鼓励各类中小企业平等参与;
轻量协作:通过标准化流程和简易合约,降低合作门槛;
资源复用:建立资源使用评估机制,提升平台整体运行效率。
当前,共享经济正从“流量聚合”向“实体赋能”转变。
凤鸣的模式体现出两个趋势:一是从消费端向产业端延伸,二是从全国扩张向区域深耕。这种探索对县域经济的资源优化具有积极意义。
未来规划:打造可持续的区域服务体系
据企业透露,凤鸣供应链未来将分阶段推进以下计划:
短期目标:完善扬州及周边城市的服务网络,提升平台响应能力;
中期建设:建立跨行业资源调度标准,推动协作流程规范化;
长期愿景:形成可复制、可落地的区域共享服务模式,助力更多中小企业实现资源协同。
“真正的共享不是简单地去掉中间环节,而是创造新的价值节点。”朱毅强调,“我们希望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在平台上发挥自己的优势,实现共赢。”
来源:中华创业网
标题:凤鸣供应链:用“共享”连接产业资源,探索区域协同新路径
地址:http://www.csvis.com.cn/zhcyrw/32686.html